由于自身的地理优势(原料市场广,成本低),以及云南普洱茶市场的兴起(虽然有起起落落),云南木制包装品(特别是木制茶叶包装盒)的市场逐渐扩大,大小木盒厂有10余家,但由于诸多原因,大多数厂出现了难以为继的现象,究其原因,大致有以下几点: 1、 质量水平低。 这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产品质量的通病,大问题不出,小问题不断。木盒的生产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。大多数厂还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,没有严格的精工机械做支撑,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,如关系到木盒盒体的外观的打磨环节,多数都是手工打磨,完全靠工人的经验来掌控,所以同一批木盒整体外观不一致。作为茶叶包装盒,漆水也很关键,但多数厂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,在漆水程序上用人平庸,油漆房简陋不堪,尘灰四起,这样的车间出来的产品质量可想而知。 2、 管理混乱。 虽然技术车间应由技术熟练工人把关,但由于厂自身的赢利特性,管理就非常必要。现在大多数厂都是技术占优势地位,但在管理,不论是全盘管理还是局部管理都无优秀专业人才,因此就出现了成本控制不严,工序流程不顺畅,工人培训单一等诸多增加成本的痼疾,最后都成为经营不善的导火索。 3、 环保意识淡薄,创新意识不够。 随着国家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》的出台以及对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,和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,木制包装行业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和发展,云南的木制包装厂长期以来的无环保意识将会受到强大的冲击,这就需要不断在技术、辅材的选择和盒样设计创新上下工夫。其实排除国家的强制规定,现在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,也直接给木制包装盒厂商出了难题,至于顶不顶得住,分得市场的一杯羹,那就见仁见智了。 4、 三角债问题严重。 这除了普洱茶市场短暂萎缩原因之外,最重要的还是木制包装厂商自身产品的质量不过硬造成的。笔者见过一家木制品包装厂,规模也算大,老总欠了下游供应商一堆钱,但把问题都推到客户头上,说是客户欠钱,他也没办法,属三角债问题,到他厂里一看,堆的全是客户退回来的盒子,外行人都知道那些盒子要不得。这种厂难以为继,也在情理之中了。另外,与发达地区相比,云南的包装商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行业自律方面都有很大差距,所以就出现这些问题就没有很好的对策,这也是需要一个长期积累和摸索的过程。 5、 自私心理严重,无长远战略眼光。 其实以云南的优势,国外人在木制品包装上也是非常关注的。笔者认识一位老厂长,原来风光无限,产品一度出口日本、韩国。但是在一笔大单子上栽了跟头,现在负载累累,原因就是有超过自己能力的单子,不和其他厂联手,自己把着做,结果合同期到,什么都是一场空。 总体说来,世界的眼光都在关注云南,以及人民财富的极大积累,作为产品包装的木盒需求也在不断扩大,云南木制品包装行业应携起手来,在“实”、“巧”上狠下工夫,并结合云南独特的文化资源,一定会大有作为,大有可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