曼陀罗六 yas tu sarvani bhutany atmany evanupasyati sarva-bhutesu catmanam tato na vijugupsate   yah--他是;tu--但;sarvani--所有;bhutani--生物体;atmani--与至尊主的关系;eva--仅有;anupasyati--有制度的遵守;sarva-bhutesu--在每个生物体中;ca--与;atmanam--超灵;tatah--其后;na--不;vijugupsate--恨任何人。 译文   谁人看透万事万物,都与至尊主有关连;看到芸芸众生,都是主的所属个体;看见至尊主在一切之内,便永不怨恨任何事、任何人。 要旨   这是对伟大奉献者(mahabhagavata)的描述,伟大的人物看到每事每物跟至尊人格首神有关连。对至尊主的存在的觉悟阶段有三。初级信徒处于较低层的觉悟阶段。依据他追随的某一特定的宗教信仰,他到某个做礼拜的地方:像庙宇、教堂或寺院,依照经典的训示做礼拜。这类奉献者认为主只存在于礼拜场所,而不在其他的地方。他不能确定别人奉献服务的地位,也不能分辨谁已经觉悟到至尊主。这样的奉献者遵从例行的公式规范。有时,他们之间会有争吵,自认为某种奉献比其他的好。这些初级信徒称为物质的奉献者,他们只想超越物质的界限,从而达到灵性的境界。   那些达到第二层自觉阶段的人,称为中级信徒。这样的奉献者认识到跟至高无上的主有关连的四个原则:(一)他们首先认识到至尊主;(二)接着认识到的是主的奉献者;(三)跟着认识到的是那些对主全无认识的无知者;(四)最后认识到的是那些不信主,憎恨从事奉献服务的无神论者。中级信徒的行为视乎前面提到的四个原则而异。他崇敬主,以主为奉爱的对象,他与那些从事奉献服务的人交朋友,设法唤起无知者心中对至尊主潜伏的爱,不去接近那些嘲笑主的圣名的无神论者。   在自觉第三阶层的人是启明信徒。他们看透万事万物与至尊主的关连。这样的奉献者不大分辨无神论者和有神论者,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至尊主的所属个体。知识渊博的婆罗门跟街上的狗并没有区别,因为两者都是属于主的;虽然,依照物质活动不同品质,他们为不同的物质身体所困。他明白身为至尊主所属部分的婆罗门,没有误用主给他的少许自主能力,狗身体的灵魂则误用了自主权,因此被困于愚昧形态的身体,受到自然定律惩罚。启明信徒不会考虑婆罗门和狗在行动上的区分,都设法替两者做点好事。这样一位渊博的奉献者不为物质身体误导,反而,他为生物心中的灵性火花所吸引。   那些仿效启明信徒的一视同仁,行为却视不同关系的身体而定的人,实际上是伪善者。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只有从启明信徒处学习,而不是向没有正确了解个别灵魂和超灵--(至尊主无所不在的全权扩展)的愚昧者那里学习。   这节曼陀罗清楚地提出人应该细察,或洞透一切,意思是人必须追随历代的灵性导师(Acarya(阿阇黎耶)--以身作则的老师)。这里所用的是Anupasyati这个梵字,Anu是遵从,pasyati是看到。这并不是说人应用他的肉眼去看事物。由于物质上的缺憾,肉眼并不能正确的察觉任何事物。除了从较高的来源聆听;人并不能完全地看到一切,而最高的来源是由主亲自讲述的韦达智慧。韦达真理是通过使徒传系,由主传给布茹阿玛、布茹阿玛传给那尔阿达,然后那尔阿达传给维亚萨,维亚萨传给他的(这处称"他"是因为维亚萨是至尊主的文学化身)许多弟子。从前韦达教诲无须记录,因为早期年代的人类较为聪明,记忆力强,只要从真正的灵性导师口中听过一次,就能遵从奉行。   现今对启示经典的阅释很多,但大多数都不隶属维亚萨(原本教导韦达智慧的人)的使徒传系。维亚萨最终极、最完美、最崇高的著作是圣典《博伽瓦谭》,它是终极韦达权威的释论。另外,由维亚萨记载的《博伽梵歌》(主亲身讲述的),这些便是最重要的启示经典,任何违反《博伽梵歌》或圣典《博伽瓦谭》原则的评注,都是非权威性的。奥义诸书、终极韦达、韦达经、《博伽梵歌》及圣典《博伽瓦谭》意旨是完全一致的。人须从维亚萨使徒系列中的一员那里,或者,最少从那些相信有人格首神和他多样不同能量的人那里接受指导,若非如此,便不应妄下任何结论。   根据《博伽梵歌》(6.9),只有已经在解脱层面的人才能成为启明信徒,他视每一生物体都是自己的兄弟。这种视域不能为追求物质利益的政治家所有,为了追求名誉或物质利益,模仿uttana-adhilari他或会服务外在的躯壳,服务身体而不是灵魂。这样的仿效者丝毫没有灵性世界的知识。启明信徒洞悉到生物体的灵魂,把生物当灵魂一般看待,物质方面(指物质身体等)便自然也得到兼顾。